看了不少網文,卻從來沒有寫感想的習慣,繼回顧又一春的結局,想了不少,忽然覺得有些東西值得一談。
大風刮過的文,表面一時難以看出,內容細細品讀,才能領略很有中國古典的精神韻味。
能寫出這樣的作品,怎麼想都很令人佩服。
寫現實,可以有血淋淋的,尖銳的,直面的,黑色幽默,反諷的,而最令我回味無窮的,卻是大風刮過式的溫柔,隱晦。
大風刮過不能說是我喜歡的作者,我感覺不特別喜歡/欣賞她的作品,因為那些無奈與悵惘,怎麼都令人心堵。
對其作品卻是很佩服的,大概修煉涵養不足,走得也是不同路子,如何也想像不出做到這等地步。
從前喜歡慘烈和決絕的情感,現在卻能欣賞淡然。這些中國式的傷感,就如同古典詩裡的情境,溫婉哀傷。
印象中,大風刮過從沒在小說裡引用古典詩文,她的古風不是靠外皮,那些詞藻文句,而是骨血,揉合在了人心世情裡。
許多細膩的刻劃難以細說,<又一春>主角大喇喇的,夾在一群玲瓏心肝的人兒間,好似沒心沒肺,何嘗不是粗中有細。
其實我覺得結尾如此安排有點特意了,或只是人心糊塗呢?<皇叔>裡,皇叔的心意費思量,每個人的心意都在朦朧間。
也讓讀者一邊看,一邊猜,分成了好幾黨站隊,看得我又是納悶又是好笑。
我是不猜的,就等著看作者給出什麼樣的結局。
果然,結局再度狠狠地,該說是捉弄了人一把。
作者仍然寫得隱晦,隱晦到沒白紙黑字,直白寫出來,或是親口坦承,就能讓人心存幻想,說不過多心而已。
我幾乎也真這麼以為了。
就是多心。
那心思,是主角本人自己都不承認,也聽不得他人提起的。直到那衝擊性的消息傳來,才洩露出一點邊邊角角來。
故事中段,讀者琢磨諸人的感情歸宿,可最不令人省心的,還是終局,塵埃落定,攤在陽光下,一切真相大白。
到了最後,作者越是狠得下筆。
其他作者多是,前頭任你百般折磨,最後還不是苦盡甘來,雙宿雙棲,要不悲劇式的,來個死生不見,兩處茫茫,那叫一個乾脆。
大風卻不然,細細的熬,慢慢的燉,這個結尾,乍一看也是令人錯愕難解,寫言情,哪有結尾是落下了互許終身,相依相伴的愛人一個的?這是什麼道理?
霎眼間,十餘年生活一筆帶過,這是作者無情?還是……主角無意?
消息傳來,什麼都不管,什麼都不顧了,心裡就只裝了那一件事,眼一黑,倒了,充分顯出其急迫。
頭一回,聽人論起主角的最愛時,還有所懷疑,不願理解,不能接受。
一細思,便什麼都明白了,這個結尾道盡一切,再清楚不過。
小說裡,人物感情居然讓讀者看得雲裡霧裡,卻也是再真實不過,再合理不過,就像活生生的現實上演著,何須說明,何須寫明。
真教人從此不敢讀大風刮過。
這是大實話。
可怕,看起來是喜劇,底下挖掘出來的,卻是難以言說。
然後表面還是家常平淡。這就是過日子啊。
大風刮過寫得簡單,卻一點也不簡單,感情故事,說來道去還不是那麼回事,大風刮過功力硬是了得。
總是如此,每個人都出采,有人得到,有人得不到,每個人戲份分的很勻。
其實,不管前塵往事,日子就是實在的,兩個人在一起相守,誰說他們不幸福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