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(耽美劇情 慎入)

 


自虐的反覆回想結局,莫名其妙的流淚流了一整天,教訓是切忌勿在心境不穩時讀這類小說。
只有重讀結局而已,就狠狠虐到了,久遠以前讀完時沒太影響心緒,所以讀進去和沒讀進去真差別很大。
要說好處絕處正在於結局,大風刮過的作品很妙,一路讀來行雲流水,平淡不煽情,並不以高潮迭起的劇情吸引人,
結局把情之深之重,命運無常,病,死,這人生諸般逃不過的情狀都寫出來了,筆墨之輕描淡寫,不寫一字悲傷,卻能讓人讀到處處悲涼惆悵。

 

且待我細說從頭:

穿越時空文,穿到王爺身上,這種開掛式的設定,坐享齊人之福,加上作者一貫的輕鬆詼諧筆調,以為是部輕鬆的小說,可以開開心心的讀完嗎?
錯!大錯特錯!
仔細琢磨,原來不太敢讀大風的文是其來有自的。
作者的特色,不論情節過程曲折,峰迴路轉,最後仍是有情人終成眷屬(主角),比起很多瘋狂的網文,或現實或黑暗,似乎要完滿太多了。
然而作者還塑造了許多出彩不下於任何人的配角,其感情歸宿便難以圓滿,
人物心思作者多並未寫明,藏在詼諧下隱晦無奈的心事,每個人心思深深藏得看不見,於是只能透過隻言片語揣測的行文風格,更令人費盡思量。


魔鬼藏在細節裡,許多細節未留心便只能錯過。
四人行,圓滿乎?
這是個困難的問題,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理想/夢想/幻想,幾人的感情糾葛,如何要求公平?孰輕孰重?誰是真愛?最愛?憐惜?
人生最是有情痴,招惹了,是責任,捨不下,放不開。
每個人都好,於是大家都在一起的圓滿,愛得不完整的不甘。

抽絲剝繭,說得清又如何呢?還是不說了。

 

作者文筆平淡如水,卻讓人清楚的看到,每個人對感情所求不同。能過日子便好了,到頭來卻發現,連這等心願也難求,有道是,韶光易逝,好夢難圓。

 

人物分析,很多文評都說得很好了。我想談的卻是結尾,剎那間如巨震侵襲,迎來一個令人錯愕的結局,轉眼人事全非,為什麼?
死生有命,好似不需要理由。
回頭一看,開場時主角說話那輕鬆不著調的痞子模樣,對應到末尾,哀傷呼喚北疆不會回來的情人,而其實人已經不在了的情狀,
字字句句令人不忍卒讀,我來回索讀,才發現竟無一字提起死訊,只說起回來了。也未開棺看一眼,因為不願意接受人不在的現實。
後來,我未想到還有奈何橋上相見那一幕,然而下一世又如何?冥冥邈邈,何敢奢談生生世世?


摘錄:「我忽然想,這些許多年後的事情,其實根本不應該提。
酒到一半是喝酒最痛快的時候,要醉還沒醉,興致在酒也在,這一杯完了還有許多杯備著。要說故事也該斷在一個恰到好處的地方。」

 

而最後最後,竟又峰迴路轉的,以淡然口吻帶領我們回到了那舊日時光裡,述說起家常往事,說最美應要斷在那時,四人同遊的情境,宛如一道永恆剪影,歷歷如繪,深深觸動了心靈:


「那時候,日子也正長。過了今天,還有明天;過了今年,還有明年。過了春還有夏,過了秋還有冬,過了冬又能望見明年春到,依舊桃花滿梢油菜黃。」


呼應又一春的文題。呵,這才恍然大悟,又一春,原來是這等意思嗎?
然而又一個春日,什麼樣的春日?
作者的心思竟藏的如此深,開頭的喧鬧撩亂,卻早已注定後來的落盡繁華,曲終人散。
其實這也是自然。

人卻是已下了地府,再談回憶,可那時候的美景,又能有幾個春日呢?這裡的又一春,良辰美景難道不是虛設嗎?那時的都不在了,直指夢幻泡影。
說是「最歡喜不過,最完滿不過。」可為何偏教人如此傷心?

 


寫至此,與原文舉重若輕,哀而不傷,瀟灑恬然的意境,高下不可以道里計,權作紀念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又一春 大風刮過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若悉 的頭像
    若悉

    停駐鄉

    若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